©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 2025-10-30 (0)赞 (0)回应
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本学期为本科生开设语言资源调查与保护专业课。近期,2022级本科生王力茜、张盈、段希豫、王念念四位同学就普通话推广普及与语言资源保护开展了专题研究和课堂分享。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普通话推广普及与语言资源保护的辩证关系制作了微视频。
方言是奶奶灶台前的呢喃,是刻进基因的文化密码;普通话是教育进步的阶梯,是通往世界的一把钥匙。普通话让交流畅通无阻,但方言里也藏着祖辈的智慧。二者究竟是“相爱”还是“相杀”,在全球化浪潮与本土文化自信交织的当下,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回溯普通话推广的历程,那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1955年,如同一声嘹亮的号角,正式吹响了普通话推广的序曲。它确立了自己的名称,《汉字简化方案》的出台和推广普通话会议的召开,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从《汉字简化方案》打破文化传播的藩篱,到1982年宪法赋予普通话法定地位;从改革开放后推普宣传周掀起全民热潮,到新世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铸就法治基石,七十载风雨兼程,普通话已从课堂走向街头,从工具升华为纽带。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公开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普通话在全国普及率达到85%的目标。这意味着,城乡普通话普及率差异持续缩小,政务服务窗口的标准应答、网络直播间的清朗声浪、跨国贸易中的自信表达,社会意识也已悄然转变为普通话优先,普通话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然而,在普通话蓬勃发展的背后,耳畔也传来渐弱的乡音叹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平台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包括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在内的多种方言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生存危机,方言版图正以惊人的速度收缩。在教育的维度上,家庭教育中方言传承的弱化现象令人痛心。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正悄然重塑语言生态。
但方言,它绝不是时代的弃儿,而是一座蕴含着无尽宝藏的文化富矿。吴方言滋养的昆曲雅韵流转千年,闽方言凝固的唐宋音律仍在南音中荡漾,这些活态文化遗产揭示着方言作为文明基因库的本质。当粤方言“利市”遇见东北“随礼”,两种经济哲思在方言碰撞中浮现;当地名中的古音遗存解开移民史的密码,方言便成了解码文明的密钥。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方言正迸发新的生命力:数字技术让古老音调在智能终端复苏,文创产业使乡音俚语变身文化符号,印证着传统基因与现代文明的共生可能。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系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寻求语言的“最大公约数”。学校应成为普通话与方言和谐共生的摇篮。教学活动以普通话为主体,同步开设方言文化类课程。大众传媒的叙事场正呈现多元图景,政务实践中,语言智慧体现治理温度。保护方言文化还可将其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赵本山打造的“刘老根大舞台”,让铁岭方言成为价值50亿元的文化IP。我国也已采取了一些尝试,如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等,这如同一场及时的春雨,滋润着方言文化保护的土壤。
推广普通话,是时代的呼唤,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它如同强劲的东风,推动着国家全面发展的巨轮破浪前行。而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它承载着我们的乡愁,记录着我们的历史。让普通话化作连通世界的密钥,让地方乡音成为铭记乡愁的胎记,这双重使命的交织,奏响文化自信的世纪强音。
文章来源: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2022级本科生王力茜、张盈、段希豫、王念念
官方 天下粤商:拓展粤商产业资源,网罗广府商家商业信息 *进入频道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全能网队:让企业内低性价比的网站运营/设计师下岗!网站运营/SEO/SEM/AI优化/品牌拓展/建站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粤人/粤机构/粤村镇